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张公
“巡逻警车和民警就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,不管是独自一人出门散步还是三五成群去吃夜宵,都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。”家住文昌街社区的陈先生边吃烧烤边说。
近年来,桑植县公安局澧源派出所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为引领,紧紧围绕“派出所主防”职能定位,坚持“警务围着民意转,民警围着百姓转”的理念,创新社区警务工作,守一方平安,实现了“发案少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”工作目标。
警务前移,警民情谊更深厚

“大家都相信你们,你们肯定会把我们的事处理好。”朱家台社区居民看到社区民警邓光明及辅警张水英前来,赶紧迎上前拉住他们的手。
原来,李某和邻居刘某因土地界址产生矛盾。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未果,为防止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,社区民警邓光明和辅警张水英及时进行矛盾化解,经过近4小时的思想疏导、释法明理、协商沟通,当事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,多年纠纷最终达成和解。“辖区部分群众居住比较分散,过去有一些隐匿的问题不容易发现和得到及时解决,一直是我们的‘挠头事’”,邓光明如是说。
如今,澧源派出所统筹规划,以“1+3+4”模式统筹管理文昌街社区、朱家台社区、汪家坪社区,1名民警协调统筹3个社区警务的全面工作,3名民警各自带领1名辅警分别深入3个社区,让警力得到合理分配。
澧源派出所辖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,呈现“老旧小区多、出租房屋多、流动人口多、行业场所多”四多特点,辖区居民大多不在家,社区民辅警们便利用下班时间挨家走访,在“唠家常”“聊聊天”中,将社区治安情况了解透彻。“我在老城区中心生活了几十年,自己小时候对这里的印象就是各类矛盾纠纷错综复杂,但是现在,辖区警情少了,纠纷少了,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,邻里之间关系更和谐了......”朱家台社区居民肖女士说。
澧源派出所积极推动社区民辅警专职化,让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从“下社区”升级为“在社区”,“沉”到社区、融入群众,让百姓呼声有人听、群众困难有人解,确保辖区平安,群众满意。
聚合民力,安全防护更牢固

调解矛盾纠纷、帮助独居老人、共同开展治安巡逻......在澧源派出所辖区,活跃着这样一支群防群治力量,他们不是派出所社区的民警辅警,却是社区民辅警开展工作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
一日,澧源派出所接到群众提供线索称一居民楼里疑似存在聚众赌博行为,希望民警核查处理。社区民辅警了解情况后,立即前往举报现场,经核实,发现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娱乐,未涉及金钱。
“他们人熟地熟,能够将发现的线索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,便于我们及时开展工作,迅速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,预防化解纠纷隐患。”社区民警谢长江介绍。
“您看一下,这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资料,我给您解读一下......”在民歌广场,社区民辅警会利用巡逻间隙,在人员密集处开展宣传活动,向辖区群众详细讲解预防诈骗和应急自救等安全防范知识,提升群众安全防范能力。
为像钉子一样扎根社区,真正服务好一方百姓,澧源派出所社区中队采取治安防控24小时工作制,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,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,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。
近年来,澧源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树牢警力有限、民力无穷的理念,以社区联治、纠纷联调、巡防联勤为目标,动员广大群众,组建群防群治队伍,融入日常基层社会治理。
快速响应,警情处置更高效

“不愧是你们,居然这么快就破案了!”看见失而复得的电动车,蒯女士不禁对澧源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竖起了大拇指。去年11月,辖区发生一起电动车被盗案件。接警后,出警民辅警立即对案件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研判,第一时间锁定案发嫌疑人活动轨迹,为蒯女士找回了电动车。
“朱家台社区民辅警请注意,人民医院附近有位老人走失,请迅速前往现场协助寻找!”“澧源大市场内有人发生纠纷,请社区民辅警立即前往处置。”......
能快速响应、处置各类警情,得益于社区警力的合理配合。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澧源派出所社区民辅警针对各自社区紧盯商圈、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,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,实施精准打击,通过场所清查、线索深挖、全链条打击等举措,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。
“要耕好社区警务这块‘田’,没有捷径可以走,是不是真心实意,人民群众一眼就能看明白,我们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辅警对待群众朋友都十分的真诚,主动靠前为他们服务,为他们解决急难愁盼......”澧源派出所所长杨帆说。
澧源派出所紧扣上级公安机关“派出所主防”战略,不断延伸社区警务“触角”,全面提升社会面管控力、矛盾纠纷化解力、人民群众服务力,推动基层治理难题“就地解决”,辖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责编:王辉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